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JGCA中国专场燃情回顾,听听大咖们讨论了啥?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4/24 16:16:27  浏览量:2100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日前本刊跟踪报道了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90届年会中国专场的精彩话题,口头发言之后,国内外专家还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用于胃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编者按:日前本刊跟踪报道了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90届年会中国专场的精彩话题,口头发言之后,国内外专家还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用于胃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以及转化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医生踊跃提问,充分交流,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进行了一场“火花四溅”的思维碰撞!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转化治疗不可切除胃癌患者生存获益明显
 
胃癌腹膜转移早期由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晚期出现腹水、严重的可继发肠梗阻,治疗困难,预后极差,因此积极而准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程向东教授报告了几例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紫杉醇化疗治疗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病例,在场专家提出了阿帕替尼治疗腹膜转移患者疗效的疑问。程教授表示,Ahead-G325研究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不可切除胃癌患者(包括腹膜转移)的转化治疗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手术降期效果,患者的R0切除率达到100%,转化成功的手术患者一年生存率高达88.9%。但由于这是一项单臂II期研究,缺乏对照组,还无法确定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将来还需开展研究进一步证实。
 
阿帕替尼联合XELOX辅助治疗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疗效令人期待
 
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学分型,临床表现复杂,预后较差。梁寒教授所发起的RESAPAS比较了阿帕替尼联合XELOX辅助治疗接受D2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针对这一特殊组织类型开展研究引起了其他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例如针对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如何?梁寒教授认为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印戒细胞癌等特殊组织学类型与普通胃癌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标准辅助化疗方案能够使患者获益。只有当疾病进展之后,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此,将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辅助治疗的研究对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还有专家指出,胃印戒细胞癌还存在不同的病理学分类,只有当印戒细胞癌成分大于25%,才被称为胃印戒细胞癌。如果将印戒细胞癌成分作为一种亚组分析因素纳入试验设计中,可能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
 
阿帕替尼报告的高血压副反应临床可控性良好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胃癌的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生存获益,然而有少数病例报告了副反应高血压的出现,因此有人提出了阿帕替尼安全性管理的问题。梁寒教授指出,根据他们目前的临床试验来看,实际上只有约10%的患者使用阿帕替尼会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一般来说,只有在非常晚期的胃癌患者中使用最高剂量的阿帕替尼时,才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而大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或停药以后高血压都能明显改善。
 
机器人和ICG荧光加强引导下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安全而精准
 
黄昌明教授在报告中展示了机器人和ICG荧光加强引导下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场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ICG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清晰地检测出胰腺和血管后面的小淋巴结,从而实施安全而高质量的手术。在临床中,外科医生也可以在术前进行CT扫描以探清周围血管的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针对有合并症的患者。
在场专家还讨论了机器人手术的问题,黄昌明教授表示机器人和标准手术之间有很多差异,具有特殊的三维立体成像系统以及三臂系统,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从开放手术到机器人手术需要经过一个严格的学习曲线过程,因此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
 
名家感言
 
在本次日本胃癌协会年会特设的中国专场上,中国专家报告了自己在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开展抗血管生成治疗新药临床研究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大会主席秦新裕教授以及主要嘉宾李子禹教授,通过本刊,向读者表达了他们的自豪感,以及对于未来国产原研药继续进行开拓性科研探索的殷切希望!
加强国内药企和临床医生合作为胃癌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
 
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MDT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较多胃癌患者通过阿帕替尼等靶向治疗后疗效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阿帕替尼在包括胃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等领域中的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在积极开展胃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两项:第一、评估XELOX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二、评估XELOX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研究一已招募结束,数据正在统计分析当中。研究二正在招募病例中,目前已入组10例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已完成手术治疗,研究数据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约需要历时4个月,敬请大家期待。
 
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领导下,中国医药行业的新药研发有了明显提升。作为国内新药研发的“佼佼者”,坚持自主创新之路,从小分子药物逐步扩展至大分子药物研发,多年来恒瑞以赶超跨国药企的幅度投入研发,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除恒瑞医药创新药阿帕替尼的上市外,其他如SHR1210等PD-1抑制剂也在积极地进行III期临床研究,为胃癌治疗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内肿瘤专家都大力支持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创新药,未来希望药企和临床医生能够紧密合作,为整个胃癌事业作出贡献!
 
拓展阿帕替尼在胃癌领域的适用范围,造福更多胃癌患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子禹教授
 
中国胃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的近50%在中国,约44万例,而中晚期胃癌患者占比较大,接近80%,单纯手术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传统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主,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各具特点,尚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临床和科研热点,其与化疗联合已经成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为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我们国家的原研药阿帕替尼,在临床研究方面不断开辟新的思路和方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与国际学者分享中国在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学科发展,是举办本届“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中国专场的初衷之所在。
 
阿帕替尼(Apatinib)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明显延长生存期的单药。2014年10月17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上市。
 
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的研究结果已在ASCO上发布,得到了国内外同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了进一步拓展阿帕替尼在胃癌领域的适应范围,国内研究者还在局部进展期患者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梁寒教授拟开展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D2根治术后阿帕替尼联合辅助化疗的多中心研究;程向东教授正在开展的不可切除胃癌转化治疗中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仅能扩展阿帕替尼在胃癌领域的适用范围,积累新的循证学证据,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同时也能帮助研究者启迪科研思维,提高临床研究技术和水平,促进我国肿瘤医疗事业健康前行!

版面编辑:赵丽丽  责任编辑:刘丹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JGCA中国专场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