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中国之声]叶定伟教授团队揭示HP1γ与肾癌预后的相关性,构建更精准预测模型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5/18 11:01:47  浏览量:2194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 第112届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年会召开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团队在“Kidney Cancer: Epidemiology & Evaluation/Staging II”肾癌分会场中,给大家带来了题为“Increased Hp1-gamma expression associates with advers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的报告(大会摘要号:MP67-02),探讨了异染色质蛋白1γ(HP1γ)高表达与非转移性肾癌患者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本刊特邀请第一作者、大会发言人朱煜博士介绍报告详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朱煜博士大会发言
 
肾细胞癌(RCC)占所有癌症的3%~4%,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是其主要亚型。得益于诊断技术进步,早期肿瘤检出率显著提高,近30%的早期患者术后存在复发或转移,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0%。现有的临床预后模型,包括TNM分期系统,梅奥诊所SSIGN、UCLA的UISS和Leibovich评分常用于预测肾癌患者生存,而这些模型精度并不理想。不同模型下预测结果不尽相同。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的肾癌预后模型提供精确和个性化的预测。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一些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可以用于区分肿瘤亚型和增加预测准确度。
 
异染色质蛋白1(HP1)是染色质蛋白家族成员,主要参与染色质装配和基因剪切在异染色质,具有3种亚型。HP1基因失调是许多人类疾病的原因,包括肿瘤。不同于HP1α和β仅定位于异染色质,HP1γ可定位于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HP1γ在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包括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探讨HP1γ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与传统预测模型相结合构建更精确个体化的预测模型。
该研究首先考察了HP1γ在来自2个中心的721例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发现HP1γ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瘤内HP1γ表达在2个队列中分别与Furhman分级(P=0.003)和T分期(P=0.025)显著相关。2个队列中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高HP1γ表达的患者往往预示着较短的总生存期(OS)(P=0.001,P<0.001)和无复发生存期(RFS)(P=0.037,P<0.001)。
为了找出这一发现是否依赖于Furhman分级,我们整合2个队列进行不同Furhman分级的亚组,结果显示 HP1γ的不良预后价值仅适用于Furhman 2,3和4级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风险分析明确了HP1γ表达可以作为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和RFS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基础,我们构建了诺曼图(nomogram)用于预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3和5年的OS和RFS。一致性指数(C-index)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诺曼图较传统的UISS模型具有更高精准度。
该研究成果表明:
 
HP1γ是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同时预示着HP1γ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作为癌基因存在,且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
朱煜博士壁报展示
 
作者简介
 
朱煜,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术后生存评估和靶向治疗新策略相关研究。目前在该领域共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6篇,其中包括Cell Death&Disease,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等,总影响因子:56.053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基金课题各1项,入选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和国际医学应急管理基金会出国访学项目各1项。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朱煜肿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