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2016]宋勇:如何有效序贯1代/2代/3代ALK抑制剂,使肺癌靶向治疗获益最大化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6/6/5 13:26:52  浏览量:3015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在芝加哥召开,全世界肿瘤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济济一堂,共飨这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ALK通路的研究惊喜不断,1代/2代/3代ALK抑制剂的研发成果引人深思——在ALK阳性患者有了更多的可选靶向药物时,我们该如何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呢?对此,我们邀请了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宋勇教授进行点评。

  《肿瘤瞭望》:本届ASCO会议上有多项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的研究结果发布,您对哪些研究感兴趣?

 

  宋勇教授:每年的ASCO会议都是一年来肿瘤领域研究进展的发布会,今年也不例外。肺癌研究也一直领跑在肿瘤研究进展的前沿。肺癌研究依然是今年的ASCO会议的热点。免疫治疗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风头正劲,如何让肺癌免疫治疗更加精准,是我们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在分子靶向领域,EGFR-TKI 和ALK-TKI是肺癌新药研发的两块大蛋糕,新药研发方面惊喜不断,ALK通路的研究精彩纷呈。克唑替尼(crizotinib)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PROFILE 1029研究达到了研究重点,克唑替尼一线治疗能够显著延长ALK阳性晚期NSCLC东亚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克服耐药的策略、少见驱动基因ROS1、c-Met研究方面,也有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发布。

 

  《肿瘤瞭望》:近年来,口服ALK抑制剂已成为NSCLC精准治疗的范例。对于晚期或局部晚期ALK阳性NSCLC,应如何有效序贯1代/2代/3代ALK抑制剂,使靶向治疗获益最大化?请您谈一谈在中国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ALK阳性NSCLC治疗中的地位?

 

  宋勇教授:如果说肿瘤分子靶向时代是由EGFR引领的,ALK研究就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的另一个传奇。自从2007年ALK基因被发现,仅仅9年时间,ALK的研究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了三个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ceritinib)、alectinib,新的2代/3代ALK抑制剂的研发也正在开展。传统药物的研发需要历经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也要花费巨额研发资金。ALK抑制剂的研发颠覆了传统药物的研发路线。

 

  第一个ALK抑制剂克唑替尼2011年在美国上市,2013年在中国上市。目前,克唑替尼已经在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联合治疗方面取得很好的研究结果,为晚期ALK阳性NSCLC靶向治疗提供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世界的案例和数据。

 

  随着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耐药。发生了耐药后患者该怎么继续治疗?2代/3代ALK抑制剂研发也就应运而生了。即使第二代ALK抑制剂进入临床,耐药的问题也不会终结,新的第二代ALK抑制剂(Brigatinib是其中的佼佼者)和第三代ALK抑制剂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

 

  对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我们应该选择第一代、还是第二代ALK抑制剂?我们应该如何对1代/2代/3代ALK抑制剂进行排兵布阵,使靶向治疗获益最大化?在一线治疗前,已经发现有脑转移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第二代ALK抑制剂作为一线用药;如果患者没有脑转移,一线治疗考虑使用克唑替尼,发生耐药后再选用第二代药物(如果药物可及),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后选用第三代药物,第三代ALK抑制剂在耐药后可能会更有作为。这是相对理想化的治疗路径。

 

  在中国,我们只有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2代/3代药物的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应该把克唑替尼的疗效发挥到极致,打好手里唯一的牌。在中国,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应考虑克唑替尼,少见靶点ROS1、C-MET阳性患者一线治疗也应考虑克唑替尼。一线治疗耐药后再使用含铂两药化疗。二线化疗耐药后,也可考虑再次使用克唑替尼。根据Alice T. Shaw教授2015年12月2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该研究介绍了一例患者在多个ALK抑制剂治疗过程的耐药演变过程),患者在使用第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后产生的耐药新突变,逆转了其对一线治疗——克唑替尼的耐药,重新恢复了肿瘤对克唑替尼的反应,并再次取得持久缓解。今年ASCO会议上,靶向轮回也是ALK研究的热点。所以,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不会过时,在未来的肺癌临床治疗中可能会更有生命力。

 

  专家简介

  宋勇,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肺癌综合诊治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博士后联系导师。任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呼吸内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肺癌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IASLC会员委员会委员。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ALK抑制剂肺癌靶向治疗 ASCO 2016NSCLC精准治疗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