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双特异性抗体(bsAbs)基于其可同时靶向两种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的特性,成为肺癌领域关注热点。《肿瘤瞭望》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分享双抗在肺癌领域的不同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探索方向。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王慧娟教授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学交流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初保肺癌康复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初保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PART 1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概况
01
双特异性抗体的定义及结构分类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可同时或先后结合两种抗原或同一抗原不同表位,是有别于单抗及单抗联合用药的“单药”。根据结构可分为2大类:含Fc片段的双特异性抗体(IgG样)与不含Fc片段的双特异性抗体(非IgG样)。
02
从靶点作用形式看抗肿瘤双抗
从靶点的作用形式看,常见如下3种:
细胞桥接:靶向2种细胞的抗原(如Blinatumomab、IBI318)
双靶点阻断/强化:靶向同一/不同细胞上的两个抗原(如AK104、IBI322、KN046)、一端靶向肿瘤微环(如M7824、IBI363)
03
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的经典作用机制
包括T细胞重定向、双信号抑制、同抗原非重叠表位、共定位阻断、双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靶向的免疫调节等。
04
在研抗肿瘤双抗的靶点选择及适应症分布
目前,全球双抗靶点开发聚焦T细胞重定向,而中国侧重双免疫检查点阻断,开发主要以实体瘤治疗为主,包括胃、胃食管结合部癌、膀胱癌、胆道恶性肿瘤、鼻咽癌等。
PART 2靶向双抗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01
EGFR×MET
Amivantamab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是一种新型抗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早前首次人体、I期研究(CHRYSALIS研究、NCT02609776)结果证明了埃万妥单抗对于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含铂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可表现出稳定、持久的缓解,同时安全性可耐受。基于该研究的ORR和DoR结果,2021年5月,FDA加速批准埃万妥单抗用于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含铂化疗失败的NSCLC治疗。
随后,PAPILLON研究(NCT04538664)、MARIPOSA研究(NCT04487080)、MARIPOSA-2研究(NCT04988295)、PALOMA-3研究(NCT05388669)相继开展,分别证实了埃万妥单抗在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中疗效显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PFS,联合Lazertinib对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也取得阳性结果,对于奥希替尼耐药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晚期NSCLC患者,埃万妥单抗+化疗±拉泽替尼显著改善了其PFS和颅内PFS,但毒性增加。
其皮下制剂显示出不劣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耐受性、减少给药时间及IRR、延长了患者OS。
此外,王慧娟教授表示,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开发领域,CKD-702、EMB-01、MCLA-129等创新药物在早期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临床治疗潜力,期待更多研究数据的公布。
02
MET×MET
REGN5093
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首次人体、I/II期研究,探索了REGN5093治疗既往接受过已批准的有效疗法治疗的MET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疗效(NCT04077099)。结果显示,REGN5093单药治疗安全性可耐受,在MET 14外显子突变和MET基因扩增、MET蛋白过表达患者中观察到初步疗效信号。
03
HER2×HER3
Zenocutuzumab
一项Ⅰ/Ⅱ期eNRGy研究(NCT02912949)评估了Zenocutuzumab单药治疗NRG1+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其他实体瘤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Zenocutuzumab单药治疗晚期NRG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为37.2%,mDOR为14.9个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基于该研究结果,Zenocutuzumab已被递交上市申请用于NRG1+NSCLC和PDAC患者治疗,2024年5月,FDA已受理并优先审评。
04
EGFRxHER3
BL-B01D1
BL-B01D1是一款由EGFRxHER3双特异性抗体组成的首创ADC,在首次人体试验(BL-B01D1-101)中更新的BL-B01D1在实体瘤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中,总人群cORR39.2%,EGFRm人群cORR为52.5%,PFS均为5.6个月,表明了BL-B01D1在总人群和EGFRm人群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期待大样本数据发布。
Izalontamab(SI-B001)
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II期研究(NCT05020457)评估了SI-B001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ALK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在EGFR突变耐药、免疫耐药的NSCLC患者中初步数据出色,已开展III期研究(NCT05943795)。
PART 3免疫双抗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 ASCO/WCLC/ESMO/ACLC免疫双抗在肺癌领域的关键研究进展
01
PD-L1×VEGF
依沃西单抗
HARMONi-2(NCT05499390)是一项随机、双盲的Ⅲ期研究,旨在评估依沃西单抗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帕博利珠单抗,依沃西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晚期NSCLC,显著延长PFS。这是首个证实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晚期NSCLC疗效的III期研究,成为PD-L1>1%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
HARMONi-A研究证实了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EGFR-TKI经治NSCLC患者的PFS,同时初步显示出OS的获益趋势,且安全性可靠。
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AK112-205研究证实了依沃西单抗无论是作为单药还是与化疗联合使用,在可切除NSCLC的围手术期治疗中均是安全且有效的。
PM8002
一项Ⅱ期临床试验(NCT05756972)中,PM8002与化疗联用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论PD-L1表达,均观察到抗肿瘤活性,且PD-L1表达水平与缓解率正相关。此外,其安全性可控,停药发生率低。基于这些结果,将在NSCLC患者中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02
PD-1×CTLA-4
卡度尼利单抗
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公布了的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LungCadX)结果,显示出其极具潜力的治疗效应,特别是在鳞癌患者中疗效优越,整体安全性良好。
此外,一项前瞻性、单臂、研究者发起的II期研究(NCT05377658)正在进行中,旨在评估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围术期治疗可切除的NSCL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步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不影响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可耐受,可达到较好pCR率和MPR率。研究正在入组中,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评估EFS获益。
AK104-IIT-018研究(NCT05816499)评估了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和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免疫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同样表现出积极的抗肿瘤信号,同时安全性可控可管。
Volrustomig(MEDI5752)
2024 WCLC上更新的探索MEDI5752一线治疗非鳞状(Nsq)NSCLC疗效及安全性的Ib/II期研究(NCT03530397)结果显示,Volrustomig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在PD-L1表达低于1%的患者中表现出活性,安全性可控。
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QL1706)
一项关键Ⅱ期研究(DUBHE-L-201研究)探索了QL1706联合治疗方案治疗EGFR-TKI耐药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的mPFS达到8.5个月,提示该新型免疫联合治疗模式有望为EGFR-TKI患者带来临床获益,期待更多研究数据的公布。
03
PD-L1×TGF-β
SHR-1701
TRAILBLAZER研究(NCT04580498)证实了SHR-1701用于III期不可切除NSCLC新辅助治疗,诱导治疗后ORR达58%,手术转化率25%,安全性可耐受。
04
PD-1×TIGIT
Rilvegostomig(AZD2936)
首次人体ARTEMIDE-01研究探索了AZD2936在既往经历过CPI治疗的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PK、PD及初步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在PD-L1高表达、晚期初治NSCLC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III期研究正在开展。
05
DLL3×CD3
Tarlatamab(AMG757)
Tarlatamab(AMG757)是一个靶向DLL3、半衰期延长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LE BiTE®)。
DeLLphi-301是一项评估Tarlatamab单药治疗二线以上ES-SCLC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Tarlatamab 10mg/100mg两个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10mg剂量水平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确定为后续研究剂量,ORR为40%、mDoR为9.7个月。2024年5月16日,基于DeLLphi-301的ORR和DoR,FDA加速批准Tarlatamab上市用于含铂化疗进展ES-SCLC的治疗。
DeLLphi-303研究结果显示,Tarlatamab联合PD-L1抑制剂在ES-SCLC一线免疫(PD-L1单抗)联合化疗后维持治疗观察到积极效果,为正在进行的Tarlatamab联合度伐利尤单抗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研究(DeLLphi-305)提供支持。
06
免疫双抗在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概览
PART 4思考与展望
1.免疫双抗治疗实体瘤的三大障碍(以CD3×TAA为例)
2.双抗的优势和未来探索方向
总结
在肺癌治疗领域,双特异性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涵盖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双抗在不同治疗手段中均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待未来随着研究探索不断深入,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支持双抗在肺癌领域的临床实践,突破当前肺癌治疗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