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 中外对话丨Illerhaus和王华庆教授:HDC-ASCT巩固治疗较非清髓性免疫化疗可显著延长PCNSL患者生存

作者:  Ziru  Chen   日期:2023/11/17 10:04:11  浏览量:1690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具有高度侵袭性,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眼、脑膜)。因其临床表现多变,进展快,导致预后较差。

编者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具有高度侵袭性,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眼、脑膜)。因其临床表现多变,进展快,导致预后较差。目前,对于PCNSL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依然存在争议。2022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精彩纷呈,期间公布了MATRix/IELSG43 III期临床研究的重磅结果(大会摘要号:LBA-3)。《肿瘤瞭望》特邀该临床研究的研究者德国斯图加特医院Gerald Illerhaus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王华庆教授进行了精彩采访与评述。
 
研究介绍
 
研究背景
 
对于适合强化治疗的PCNSL患者,目前方案为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诱导免疫化疗,续以大剂量化疗和ASCT(HDC-ASCT)巩固治疗。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常规剂量的非清髓性免疫化疗(包括能够穿过脑-血屏障的非交叉耐药细胞毒性药物)是否也可以克服化疗耐药,并消除微小残留病灶(MRD)。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国际随机III期临床研究(MATRix/IELSG43试验,NCT02531841),在初诊PCNSL患者中比较HDC-ASCT与非清髓性巩固治疗。
 
研究方法
 
这项开放标签、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在5个国家(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瑞士)的56个中心进行。主要入组标准包括初诊PCNSL、HIV阴性、年龄18~65岁(无ECOG PS)或66~70岁(ECOG PS≤2)且器官功能良好。诱导治疗包括4个周期的MATRix方案(利妥昔单抗375 mg/m2/d,第0天和第5天;甲氨蝶呤3.5 g/m2,第1天;阿糖胞苷2×2 g/m2/d,第2天和第3天;塞替派30 mg/m2,第4天,每21天一次)。第2个周期后进行干细胞采集。诱导治疗完成后,达到部分缓解(PR)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A组,接受两个疗程的R-DeVIC方案(第0天375 mg/m2;第1至3天地塞米松40 mg/日;第1至3天依托泊苷100 mg/m2/d;第1至3天异环磷酰胺1500 mg/m2/d;第1至3天卡铂300 mg/m2);B组,HDC治疗包括BCNU 400 mg/m2(第-6天)和塞替派2×5 mg/kg/d(第-5和-4天),随后进行ASCT。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结果
 
在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共筛选出368例患者;346例开始治疗,260例(75%)完成诱导治疗,115例和114例患者分别随机分配至A组和B组。未入组的主要原因为毒性(n=87;25%)和疾病进展(n=36;10%)。随机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21~70岁),22.3%的患者≥65岁。组间患者特征分布均衡。
 
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0.2~86个月)。346例患者中239例(69%)诱导治疗后有缓解,27%达到完全缓解(CR),52%达到部分缓解(PR)。两种巩固策略均耐受良好:分别有100例(87%)和111例(97%)患者完成了R-DeVIC和HDC-ASCT。
 
13例(3.8%)患者在诱导治疗期间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其中11例死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感染并发症。R-DEVIC或HDC-ASCT巩固治疗使得CR患者显著增加(A组65%,B组68%;P=0.71)。迄今为止,有79例PFS事件:67例患者在随机分组后发生疾病进展(A组47例,B组20例)。6例患者在巩固治疗期间死于毒性(A组2例和B组4例),6例患者在无复发时死于不相关原因(A组5例和B组1例)。两组间的3年PFS存在显著差异:HDC-ASCT组为79%(95%CI 71%~86%),R-DeVIC组为53%(95%CI 43%~62%)(HR 0.42;P=0.0003)。HDC-ASCT组的3年OS率为86%(95%CI 78%~91%),R-DeVIC组为71%(95%CI 61%~78%)(HR 0.47;P=0.01)。两组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评估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
 
这项国际、随机III期研究的结果显示,HDC-ASCT巩固治疗的结局显著优于非清髓性免疫化疗,对神经认知功能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并且具有极好的风险-获益比。HDC-ASCT对于适合PCNSL患者来说,可以成为标准的巩固治疗方案。
 
研究者说
 
Gerald Illerhaus教授
斯图加特医院
 
《肿瘤瞭望》: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类侵袭性极高,预后很差的淋巴瘤,首先请您介绍一下PCNSL治疗的基本现状及前沿的治疗方式?

Illerhaus教授:对于PCNSL患者,诱导治疗必需采用尽可能强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随后如果符合移植条件,在干细胞移植前给予高剂量化疗,患者预后最好。对于老年患者,情况有所不同,应根据患者状况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但身体状态较好,也应考虑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则应考虑其他治疗选择。
 
《肿瘤瞭望》:您的一项研究入选了ASH大会的LBA,比较了非清髓免疫化疗vs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PCNSL巩固治疗的疗效差异,请您详细解读一下?

Illerhaus教授:我们的研究表明,诱导治疗后,患者随机接受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或是常规治疗,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54%,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大比例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结果。
 
《肿瘤瞭望》:该研究对于我们临床上改善PCNSL长期生存意义如何?能否有望改变PCNSL治疗实践?

Illerhaus教授:我个人认为应该有更多患者考虑进行移植治疗,并进行移植相关评估。诱导治疗对于患者能否获得缓解非常重要。MATRix是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标准治疗,许多患者获得很好的缓解,但也必需十分谨慎,因其的确具有一定毒性。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应进行高剂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
 
[1]  [2]  下一页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Medical journalist:ELBACHIR MOURABIT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