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2丨李进教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临床研究,智能药物研究平台赋能抗肿瘤新药研发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1/8 16:41:37  浏览量:814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已经拉开帷幕。在11月6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中,CSCO基金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带来了“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助力新药创制”的精彩报告。

编者按: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已经拉开帷幕。在11月6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中,CSCO基金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带来了“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助力新药创制”的精彩报告。李进教授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进一步分享了我国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应用的现状与未来。他表示,智能药物研究平台的引入,将大大提高抗肿瘤新药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肿瘤学临床研究再上新台阶。
 
《肿瘤瞭望》:什么是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它与传统的药物研究模式变比有哪些优势?
 
李进教授:过去开展临床研究,从病人的筛选入组、观察记录到评估随访等,都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录入和判断,非常地耗时、费力。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则可以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自动生成、抓取我们所需的患者资料,从而解放医生的双手、减轻医生的负担,因为随着临床知识的累积和新药研发的井喷,医生往往面对临床和科研的双重压力而无法抽身,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将是他们的得力助手。
 
例如,以往我们对不良事件(AE)级别的评估,需要逐项录入相关化验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医生再根据相关标准来评估AE严重程度。而智能研究平台可以从电子病历系统抓取这些实验室检查数据,并根据规定的算法而自动判断患者的AE级别。药物不良事件非常复杂,比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是如何分级的,医生和研究者未必能记得住成百上千的AE分级标准,但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几乎可以一站式、一步到位的计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智能平台自动录入的信息更加客观、准确,避免了医生和研究者的篡改或错误录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另外,智能研究平台也可以进行入排标准的筛查、药物安全的监测、研究的质量控制等。以往的研究中,这些事项往往需要在入组或研究完成后才能进行判断,而智能研究平台可以动态评估,将研究质量控制前置。例如,研究的入组人群要求为腺癌,结果不小心入组了鳞癌的患者,智能系统会快速提示录入错误;再比如药物PK/PD研究要求用药后5分钟内进行抽血化验,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窗,智能系统也会提示。智能系统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我们的研究进度、研究质量,大大提高我们的研究效率。
 
 

 
《肿瘤瞭望》:国内外在利用智能药物平台进行抗肿瘤新药研究方面有哪些差距?
 
李进教授:目前国内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抗肿瘤新药研究的覆盖面仍有不足,能够采用智能系统的研究中心还不多,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美国已经涌现了NeXT、START(始达)等众多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像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顶级医院,都已经利用人工智能平台进行1期、2期临床试验。国内虽然利用智能平台的中心还不太多,但我们已经研发出非常不错的智能平台,主要优势是能够覆盖临床研究的全链条。如果将来能够大规模推广的话,一定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抗肿瘤新药研究带来质和量的飞跃。
 
《肿瘤瞭望》:您带领团队创建了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的全智能化临床试验数据平台(始达-东方肿瘤1期药物试验研究中心)。能否分享一下该平台的运营现状和研究成果?
 
李进教授:现在我们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所有1期临床试验都是在这个智能药物研究平台完成的。除了我们医院以外,该智能平台还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龙华医院等7个中心,未来还将有湖北省肿瘤医院等几家医院加盟,规模达到10个中心以上。这样我们能够优势互补,在不同区域入组同类患者,或者在一个平台入组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每个中心都可以成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互相支持。比如我主要专注于消化道肿瘤,但同时也有其他专业的教授牵头入组肝癌、鼻咽癌、肺癌等其他瘤种患者的临床试验开展。一个I-II试验可以有南方、北方、沿海和内地的患者入组,在这样一个智能平台上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我们这个平台有150多项1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或正在运行。平台运行的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除了申办方发起的临床试验,这个电子平台还支持各个医院自己开展的自主发起的临床试验,都是免费试用。
 
 
另外一方面,该智能平台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一些临床试验的开展比较困难,甚至面临停摆的风险。在智能平台上开展临床试验,假如这个地区因为疫情封控了,那么可以从其他地区继续入组,这样能够保证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同时大大节省研究成本、降低这些不可抗力导致的研究中断风险;而且能够减少CRC(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研究质量。这就是我们这个全智能化临床试验数据平台的优势。
 
《肿瘤瞭望》:对于未来中国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您有什么样的期许和展望?
 
李进教授:最近这十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也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的伟大蓝图,这将推动临床研究的高质量、高速发展。国家将加大对创新临床研究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临床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将人工智能引入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研究的效率、保障临床研究的质量、降低临床研究的成本,将有力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产出。
 
未来,希望我们的抗肿瘤新药研究能够跻身世界强林,让中国的制药企业走出国门、让中国的肿瘤学专家带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走上国际学术舞台。相信我们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受到更多的国际瞩目,为全世界肿瘤患者的治愈做出更多的贡献。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抗肿瘤新药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