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上海乳房重建论坛丨王永胜教授:乳腺癌OPS领域的St. Gallen新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1/1 10:05:57  浏览量:806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十三届上海乳房重建论坛于2021年10月19~21日在上海以线下会议+线上会议的形式圆满举行。

编者按:第十三届上海乳房重建论坛于2021年10月19~21日在上海以线下会议+线上会议的形式圆满举行。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主持了St. Gallen肿瘤整形外科(oncology plastic surgery,OPS)新进展的讨论。《肿瘤瞭望》特邀王教授再次分享乳腺癌OPS领域的新进展,以及对腔镜乳房重建等热点话题的看法。
 
肿瘤瞭望:2021年St. Gallen专家投票在OPS领域最大的分歧仍然是关于重建和放疗的时机、顺序问题。您在临床实践中会如何考虑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王永胜教授:今年的St. Gallen会议中专家对乳房重建和放疗的时机、顺序问题进行了投票,结果显示意见分歧较大,有20%的专家选择放疗后延迟重建,23%选择1期或2期即刻植入,25%选择即刻自体重建,32%选择延迟即刻(expander)。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能回答该问题,临床对此存在较大的争议。
 
在临床实践中,自体组织重建患者接受放疗的并发症风险相对于假体植入而言更低,远期的乳房美容效果也不错。对于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5~10年以前可能比较推崇分期植入,即先置入扩张器,放疗结束后再置换永久假体;近年来则对1期或2期假体植入均认为是可选策略。从材质来看,扩张器相较于假体可能更容易在放疗后产生包膜挛缩等并发症,但其优势则是可以在2期置换假体时进行囊壁修复,美容效果比较好;当然分期手术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手术痛苦;而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减少了对重建乳房带来的并发症,这为1期假体植入提供了保障。在我们中心,大约90%的重建患者都是采取1期永久假体植入,缩短了疗程、避免了二次手术治疗,假体破裂、取出的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肿瘤分期偏晚的,术后需要接受较大范围、较大剂量放疗的患者,可能自体组织重建更适合;对于肿瘤偏早期的、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可以选择1期假体植入;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等需要进行术后胸壁或区域淋巴结放疗的患者,1期假体植入也是可行的。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放疗计划、患者对重建的预期等情况来个体化考虑。
 
肿瘤瞭望:在同侧局部复发的二次保乳方面,St. Gallen专家达成了相对一致的共识,低危患者可以选择二次保乳+放疗。二次保乳对中国患者而言接受度高吗,您在临床实践中会考虑哪些患者选择二次保乳?

王永胜教授:在St. Gallen专家投票中,对于同侧局部复发的患者,有63%的专家支持选择二次保乳+放疗,这样的选择率在中国患者中可能达不到。整体上,中国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对二次保乳的接受度则更低。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进行二次保乳?从St Gallen专家投票和既往的一些研究证据来看,无病间期较长(>5年,64%的专家支持)、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如肿瘤小,Lumina A型,81%的专家支持)等因素可能有利于二次保乳。
 
但是,后续是否有放疗计划以及如何选择放疗仍是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如果初次保乳手术已经进行了全乳放疗,二次保乳的手术难度可能会增加,而且术后再进行放疗则可能会增加皮肤挛缩等并发症风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有过几例二次保乳的患者,但大部分是初次保乳后进行部分乳房局部放疗。也就是说初始保乳术后的放疗方式也会影响二次保乳的质量,对于不适合二次保乳且仍有较高乳房外观、美容要求的患者,可以推荐自体或假体乳房重建。
 
肿瘤瞭望:这次“重建论坛”上,针对“腔镜乳房重建”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您如何看待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

王永胜教授:本次“重建论坛”设置了“腔镜乳房重建”的议题,并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屈翔教授进行演讲,客观分析了腔镜乳房重建的优势和审慎。腔镜乳房重建确实存在切口微创,视野良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相应的缺点,比如目前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和腔镜设备要求,目前仅有少数医院能够熟练掌握腔镜乳腺癌治疗技术。
 
在追求乳腺癌治愈的道路上,我们既要保证疗效和肿瘤安全性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在美容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努力。至于开放手术还是腔镜手术下的重建,医生应该根据自己中心的技术条件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腔镜乳房重建的安全性是可行的,我更倾向于腔镜下大网膜乳房重建技术;如果选择假体乳房重建,利用乳房下皱襞切口也可以获得直观的手术视野,重建后的切口也比较隐蔽。随着年轻一代医生的成长和腔镜技术的发展,将使我国乳房重建技术更加多元化,也会达成更多的共识。
 
肿瘤瞭望:这次SIBCS大会还将首次举行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争议与共识投票会,作为主席团专家,您如何看待3C投票这一形式以及产生的共识?

王永胜教授:目前国内外乳腺癌领域已经有不少权威的指南,包括CBCS乳腺癌诊疗指南,也有一些针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等特殊分子亚型的治疗、多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比如ASCO或NCCN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重建等专项的指南或共识。 
 
然而,指南的更新可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循证医学证据积累,对于在更新间期出现的争议性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专家共识进行补充。此次“3C高峰论坛——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争议与共识投票会”填补了指南更新过程中的盲区,增加了临床工作中新出现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数据来应用于中国的临床实践,此次3C投票更多考虑了中国国情,我们希望此次3C会议能够产生很好的共识性意见,从而更好地指导医生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专家简介
 
 
王永胜教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 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 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乳腺癌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 委员
 
国家卫健委乳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 成员
 
GBCC国际指导专家委员会 成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分会 主委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