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病例精解丨氟维司群单药治疗多发转移患者,无病生存超2年!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12/20 11:40:20  浏览量:831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病史介绍

 



赵某某,女性,55岁,已绝经


患者于2011年3月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就诊于当地医院。


2011年4月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 AR(+,80%中阳),CK5/6(-),E-cadherin(3+),EGFR(-),ER(+,95%强阳),HER2(-),Ki-67(+,20%),P53(+10%),PR(+,90%强阳),TOP2A(+5%)。术后规律服用TAM内分泌治疗5年。


2018年4月患者出现右上肢疼痛,左上肢活动障碍伴麻木,行MR检查:C4-6椎间盘突出,多发椎体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可能性大。PET-CT:双肺及胸膜面多发结节及类结节,考虑转移,多发骨转移,右侧第3-5肋间肌肉饱满,伴代谢增高。


2018年4月诊断:右乳癌IV 期多发肺转移,多发骨转移


2018年7月开始予以患者氟维司群+双磷酸盐治疗,至今复查病情SD


专家点评


简单梳理一下这份病例,这是一位术后七年肺、胸膜、骨转移、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


2018年4月,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主要是右上肢疼痛,左上肢活动障碍伴麻木。MRI检查提示C4-6椎间盘突出,多发椎体骨质破坏。完善肿瘤评估检查,PET-CT提示:双肺及胸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右侧肋骨、多个胸椎代谢增高,考虑多发骨转移。


对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如果能取得转移病灶的组织标本送病理,行免疫组化以获得分子分型的相关信息,对治疗而言,无疑是最佳疗效的保障。


该患者肺部和胸膜的多发结节均不到1cm,病灶活检困难。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也是病理活检,但临床真正操作起来,患者的接受度比较差。


就该患者而言,我们在行转移病灶活检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病史特点来进行初步判断。患者2011年4月手术,术后病理:ER 95%强+、PR 90%强+、Her-2-、Ki67 20%+,术后完成了五年三苯氧胺的辅助内分泌治疗。DFS 7年,出现转移,且以骨转移的疼痛症状就诊,符合一个Luminal 型内分泌敏感患者的特征。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复发转移之后的一线治疗选择,是化疗还是内分泌治疗的必争之地。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优选内分泌治疗,但中国医生和欧美国家的医生区别明显。


一项观察性研究囊括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14个癌症注册中心数据,74.5%的医生首选内分泌治疗[1],而中国医生选择化疗的比例超过50%。


荷兰真实世界的数据表明,一线选择内分泌对比一线选择化疗,PFS 13.3月 VS 5.3月,OS 36.9月 VS 16.1月[2]。


故而,该患者一线治疗的选择是内分泌治疗。


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三苯氧胺五年辅助治疗之后的患者,一线内分泌单药的选择是AI还是氟维司群?


众所周知,AI在未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者仅接受辅助三苯氧胺的患者中,晚期一线PFS的结果是8-11个月,且无OS的获益。 


聚焦氟维司群和AI在内分泌治疗当中的PK,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数据均表明氟维司群优于AI。这个结果,无疑确定了氟维司群是晚期内分泌治疗的无冕之王。


从2018年4月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医生选择的方案是单药氟维司群联合双磷酸盐的治疗,至今已有2年7月。患者肺部转移结节持续性缩小,骨痛症状完全缓解,这不得不说,规范的治疗是晚期乳腺癌得以长期生存最强有力的保障。临床实践中,氟维司群的优秀表现与临床研究中完全相符,实现了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比如缓解症状,比如改善生活质量,最终延长总生存期。


参考文献

1.Esther Bastiaannet, etal.Clinical Breast Cancer August 2018:e613-619

2.D. J. A. Lobbezoo ,etal . Annals of Oncology27: 256–262, 2016


审批号:CN-68889   有效期:2021-11-23

声明:

此内容系专家个人经验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得使用本材料。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和参考。

?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内分泌治疗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