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愈她百家谈︱HER2+晚期乳腺癌:生存是硬道理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7/3 11:01:42  浏览量:2011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6月22日乳腺癌天津论坛隆重召开,会议从乳腺癌的机制、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尤其是针对HER-2晚期乳腺癌,这一在过去复发性极强预后极差的乳腺癌亚型,在今年ASCO CLEOPATRA研究最终结果公布之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对其生存期里程碑式的延长,使这类患者的治愈成为了可能。在此,《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邸立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月娥教授一起回顾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发展,共议抗HER-2治疗新格局。

邸立军、滕月娥教授

《肿瘤瞭望》:请两位教授整体回顾一下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的抗 HER-2 治疗发展历程?
 
滕月娥教授:自1987年发现了HER-2 靶点,1998年第一个抗HER-2药物赫赛汀上市,我们一步步改变了晚期HER-2 阳性乳腺癌的病程。随之而变迁的是单靶向治疗时代,赫赛汀联合化疗更优的时代,以及CLEOPATRA确立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在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地位的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时代。今年ASCO 会议对CLEOPATRA 最终研究结果公布显示: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组随访99个月后的中位 OS 为 57.1 个月,PFS为18.7个月,确证了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抗化疗给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带来了极大的延长。
 
邸立军教授:过去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预后较差,从最早的抗HER-2+紫杉类的方案,到后来联合不同药物的方案,以及目前由单靶到双靶(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的治疗方案,我们经历了长达20年的探索,极大地改写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病程。我们可以从CLEOPATRA 研究高达37%的8年OS 看到这一改变。因此目前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特别是联合紫杉类,取得了各晚期乳腺癌亚型的最长生存期。新的抗HER-2药物不断的涌现,将进一步改写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病程。
 
《肿瘤瞭望》:对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当前的诊疗格局和进展是怎样的?
 
邸立军教授: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每年进展频频,近年最主要的进展是一线方案首选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的双靶方案。二线治疗中因为EMILIA 研究显示T-DM1组的PFS和中位OS比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更高,故指南推荐二线治疗首选T-DM1,所以指南的更迭源于不断进展的临床实验结果。 
 
随着抗HER-2治疗在辅助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既往用过抗HER-2治疗的复发患者又应如何选择治疗方案?CLEOPATRA 研究中约有10%的患者用过抗HER-2治疗,PERUSE研究中这部分患者是CLEOPATRA 研究的3倍,这些患者应用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中位PFS达到21.2个月,提示我们若患者既往辅助治疗用过抗HER-2治疗,复发后仍可选择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 
 
滕月娥教授:我同意邸教授的观点。现在我们对晚期HER-2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尤其是CLEOPATRA 研究中37%的患者晚期OS 超过了8 年,真正实现了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是CLEOPATRA研究亚裔人群较少,因此我国开展的mimic study PUFFIN研究,也采用了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的研究设计,所得结论证实了亚裔人种对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获益。因此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首选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
 
目前在一线治疗首选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联合紫杉类化疗,但若患者在辅助治疗中未使用曲妥珠单抗,DFS比较短,紫杉类停药未超过一年,则可以选择长春瑞滨联合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方案。由于目前我国家医保还未覆盖到该方案,并不是所有的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能负担得起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向联合化疗的治疗费用。在此,我们呼吁药企能降低这类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获益较大的靶向药价格,同时国家医保部门能尽早将之列入医保范围,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专家简介
 
邸立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内科 主任医师 
SFDA新药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技术事故鉴定专家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分委会候任主委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内科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性学会乳腺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滕月娥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CSCO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委员
 
美国City of Hope 国立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辽宁省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晚期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